中国院落,情有独钟 |
【发表时间:2015/11/17】 【阅读次数:8835】 |
我实在无法把走在多伦多大街上、一身万宝龙休闲装,长发飞扬、目光冷峻的这个男子与他所秉持的中国精神联系在一起。然而,他一开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那略带云南乡音的普通话所传递的对中国文化的炙热情感和深邃见解,让我看到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中国梦。 何亚雄,这位早年移居加拿大的建筑师,每年却有一大半的时间行走在中国大地,在那些正在消逝的承载着厚重历史文脉的古建筑中寻找着创作的灵感。对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筑风格的普遍西化,何亚雄用“文化自信的沉沦”来评价。
在海外生活多年,何亚雄常常被问道,海外华人更偏爱传统的中式建筑,是否容易在中式建筑中找到一种文化的归宿时?他认为,中国建筑更能体现中国人精神层面的深刻内涵只是其中原因之一。而真实的原因是外界、甚至包括西方文化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一种误解和偏见,比如说认为西式建筑更人性化,更重视实用功能和舒适性,而中式建筑太过重视形式感。他以北京四合院为例解释:“北京四合院遵循一个原则:墙高一丈,出檐三分。冬季的太阳偏角大,阳光正好能照进室内,夏季太阳偏角小,阳光被檐口遮挡住,不会把炎热通过窗户和门直接带进室内。他强调,中国传统建筑实际上是非常重视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对采光、节能、保暖、通风、起居都有非常人性化的考虑。”中国传统居住类的建筑尤其值得现代人传承和借鉴,无论是北方四合院还是苏州园林,无论是徽派建筑还是川西民居,在建筑构架和空间尺度的把握上,都与地域气候、日照、地质、地貌、景观有着完美的结合。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是将人、建筑、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这种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即使放在全球化的今天同样值得推崇。 何亚雄说到,他自己对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理解是“得其神而变其形”。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艺技术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和提升,建筑新材料的运用,建筑师必须与时俱进,中式建筑必须要与最新的建筑技术、最新的建筑材料接轨,才能真正更好地传承中国建筑的精髓。 事实上,十多年来何亚雄一直在寻找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契合点。 “我一直在努力探索怎么样将新东方主义建筑风格,从‘做作’转变为‘自然’。让这些建筑在风格上浑然天成,而不是通过外在元素的叠加来实现。”所谓的自然,他认为,就是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结合得更贴切,更舒适。这个过程从刚开始的“由简入繁”到后来的“去繁就简”,现代生活时尚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才会更接近。 “西方的建筑是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丰富起来的,中国的建筑也应该有一个进化的历程,中国目前的问题是对传统遗忘得太多。”何亚雄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不仅是应是一个经济大国,也理应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国传统建筑积淀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任何有民族责任感的建筑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把重拾中国传统,使之发扬光大。” |
上一条:唯景观与院子情有独钟 下一条:湖南高端别墅庭院设计领导品牌 |
Copyright @ 2006 – 2016 长沙虫二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818号长城华都13013 电话:180-7513-9733 151-1625-8750
备案号:湘ICP备15017285号 技术支持: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